“向雷锋同志学习。”短短的七个字,是对雷锋同志的永恒纪念与褒奖,也是对后来人的激励与倡议。还挂着红领巾的时候,我们就听说了太多“雷锋叔叔”的事迹;而你是否发现,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和雷锋一般年纪。当我们再谈起“雷锋精神”时,不再是瞻仰一个传奇,而是履行一种青年使命。身为青年,不仅力所能及的事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能自发选择与行动。所以青年如何学雷锋?自发,自觉。雷锋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主动参与、体悟,“衣”起小公益也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
在雷锋日到来之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总支策划了“衣”起公益——衣物捐赠活动。2017年3月4日,团总支发动各团支部团支书向同学们发出了号召,本着自愿原则,翻出衣柜中的闲置衣物,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居民。考虑到天气较冷,周末同学们的时间也安排较分散,我们特别地计划以上门取衣的方式收集同学们捐赠的衣物。令人惊喜的是,倡议传达不到5分钟,就收到了第一位捐赠者的消息,“研一 **(捐赠者姓名) 呢大衣”,寥寥数语,却意味着毫不犹豫的慷慨与热情。
本以为,同学们远离家乡,衣柜中的衣物应当大多刚好满足需要,少有闲置。可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大一的同学竟然也都积极参与了捐赠。一件件衣物,被整整齐齐地叠好,装在了结实的袋子里,有同学甚至贴心地用了真空袋,以减少运输中对衣物的损坏。
“这些都好好洗过晒过了”“我选的这些衣服比较素,适合那里的居民穿”“我还有些文具,能捐吗”……上门取捐赠衣物时,一句句嘱咐和询问,让我们感到格外温暖。同学们不是把捐赠当作处理旧衣的方式,而是真正设身处地地考虑帮助对象的需要,尊重每一位素不相识的受助者。
3月5日到7日,三天里,我们陆陆续续地收到了近20位同学的捐赠短信,收集了近60斤的衣物。所有衣物都完好无损,有不少款式精美,经过仔细清洗与整理后,和新衣服并无多大差别。这些衣物将通过旧衣公益,被送到远在千里外的贫困山区,让那里的居民在万物萌芽的春天,换上新衣。
用有限生命,奉献无限社会,是雷锋同志一生的写照。雷锋的生命永恒地停在了二十二岁,但雷锋精神长存于世,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继承雷锋精神的路上越走越远,以另一种方式延续雷锋的生命的长度,扩展自己生命的宽度。
上一条:【英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scsc“培养方案知多少”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下一条:【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研讨会顺利召开
【】